18921427829

泡泡玛特王宁登顶河南首富:Labubu爆火背后的知识产权保卫战
政策快讯

泡泡玛特王宁登顶河南首富:Labubu爆火背后的知识产权保卫战

2025-06-12

740

“一娃难求”的Labubu,让河南首富换了人!

2025年6月,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1467亿元身家超越牧原秦英林,成为河南新首富。而这一切,都源于一个不足10厘米的兔耳精灵——Labubu!

这个长着9颗尖牙的“丑萌”IP,不仅让全球年轻人疯狂抢购,更让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。但爆款背后,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浮出水面:

Labubu凭什么能火?

泡泡玛特如何守住“顶流”江山?

现象级IP的全球征服

Labubu的全球爆火堪称现象级。这个由香港艺术家龙家升创作、泡泡玛特2018年签约的IP形象,在2024年突然点燃全球市场。

明星效应成为引爆点:韩国女团BLACKPINK成员Lisa多次在社交媒体晒出Labubu,泰国公主直接将Labubu挂在包上出席公开场合。

在明星带动下,Labubu迅速成为全球年轻人的“社交货币”,其商业价值呈几何级增长。

市场表现令人震惊:仅Labubu一个IP,一年内就贡献了30多亿元营收,带领THE MONSTERS系列收入同比暴增726.6%。泡泡玛特的股价随之飙升——2024年全年上涨374%,2025年至今又涨185%,一年多时间市值增长5倍多,突破3300亿港元。

更惊人的是,2025年6月,一只全球唯一的薄荷色Labubu在永乐春季拍卖会上以108万元落槌价成交,凸显了其收藏价值。

 

 

仿冒狂潮与知识产权危机

随着Labubu的火爆,知识产权危机如影随形。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催生了庞大的仿冒产业链。

“Lafufu”与“Lababa”横行: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上,大量仿冒品以“1:1复刻”“可扫码验真伪”等宣传语吸引消费者。这些被粉丝戏称为“Lafufu”“Lababa”的仿品质量参差不齐,甚至成为海外社交媒体上的笑谈。

执法部门重拳出击:2025年初以来,宁波海关多次查获侵权货物,累计扣留涉嫌侵犯“Labubu”版权的商品近20万个,包括盲盒、毛绒玩具、钥匙扣等。在义乌国际商贸城,曾经摆满货架的仿冒Labubu玩偶几乎一夜消失。

一位商户坦言:“这批货没了,我们就不做Labubu了。因为违规总查,犯不上。”

央媒发声定调:面对这场知识产权危机,央媒发表评论强调“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”。文章指出:“Labubu的困境,折射出中国原创IP成长的痛点:一边是企业创新打造的文化符号闪耀世界舞台,一边却是仿冒者对创新成果的无序蚕食。”

 

Labubu保卫战:泡泡玛特的“知识产权护城河”

1.商标全链布局

核心类别:第28类(玩具)、第18类(箱包)等注册“Labubu”文字及图形商标;

国际防御:欧美、东南亚市场提前布局,拦截山寨货。


2.著作权+外观专利双保险

美术作品保护:从设计稿到3D建模,全流程登记著作权;

造型专利壁垒:为Labubu独特尖耳、锯齿牙等特征申请外观专利,让仿品“无处遁形”。


3.法律铁拳打侵权

海关拦截:宁波海关一年查获60起Labubu侵权案,扣留118万件山寨货;

重拳震慑:对抄袭商家提起民事诉讼+刑事报案,索赔千万。

给创业者的忠告:流量≠护城河,IP需“法律+匠心”双修

 

知识产权是“1”,流量是后面的“0”

没有商标、专利的IP,随时可能被山寨吞噬(如某网红玩具被抄袭后血亏千万);

注册要快、布局要广:核心类别+关联类别+国际注册缺一不可。


匠心内容+法律意识=长红密码

内容端:像泡泡玛特一样挖掘文化符号(如国风、科幻);

法律端:定期监测侵权,用《著作权法》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亮剑。

 

加技术老师微信:13389393384,了解最新政策详情

 

客服
热线

18921427829
7*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

添加
好友

添加好友请备注“官网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