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21427829

2025年实用新型的驳回率为什么这么高?
政策快讯

2025年实用新型的驳回率为什么这么高?

2025-08-06

44

“花了大价钱申请的专利,结果被驳回!项目黄了,补贴没了,还耽误了职称评定!”最近不少老板私信我,问为什么2025年实用新型专利这么难通过?

2025年1-4月,我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同比下降11.62%,这意味着每10件申请中就有1件被拒之门外。更令人警觉的是,发明专利授权率已跌至54%,创下近五年新低。这场专利领域的"地震",正让无数创新者陷入焦虑。

 

政策收紧:审查标准全面升级

国家知识产权局申长雨局长在2025年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:"要持续提升审查质量效率,严格依法审查,严把授权关口。"这场改革风暴中,三大核心变化值得关注:

1. 创造性审查从"形式"走向"实质"

根据2023年修订的《专利审查指南》,实用新型审查新增"明显不具备创造性"筛查环节。审查员可通过全球发明专利库进行技术对比,微小改进或常规技术组合的授权难度大幅增加。某智能硬件企业申报的"新型螺丝刀头"专利,就因仅调整尺寸未体现技术效果提升而被驳回。

2. 审查周期结构性调整

尽管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个月,但实用新型审查却出现"优先审查收紧,常规审查延长"现象。数据显示,2025年实用新型优先审查通过率同比下降37%,而常规案件因需要补充技术细节,平均周期延长至8-12个月。

3. 非正常申请清理常态化

2024年撤回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超百万件,2025年这一数字仍在攀升。某代理机构因批量提交"拼凑式"专利被列入黑名单,其代理的实用新型案件驳回率高达83%。

 

扫码添加顾问

免费咨询

在这里,您将第一时间掌握知识产权政策动向,学习高价值专利培育实战案例,与万千创新者共同成长。

 


深层动因:从数量扩张到质量跃升

这场变革背后,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大转向:

1. 政策导向根本性改变

国务院《"十四五"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》明确要求,项目评审、人才评价中不得直接将专利数量作为主要条件。某高校教授坦言:"现在申报科研项目,5件低质量专利不如1件高价值发明。"

2. 产业升级倒逼创新转型

在人工智能、量子技术等重点领域,国家推行"按需审查"机制。2025年1-5月,开展快速审查11.6万件,其中89%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。某新能源企业通过优先审查,仅用3个月就获得核心专利授权。

3. 国际竞争压力传导

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《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》中,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。但高价值专利占比仍低于发达国家,这促使审查标准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。


突围指南:创新主体的应对之道

面对新形势,企业与发明人需构建三维防护网:

1. 申请前评估体系

建立"技术可行性-产业化前景-法律稳定性"三维评估模型。某生物医药企业通过该模型,将专利申请通过率从62%提升至89%。

2. 代理机构优选策略

警惕"低价陷阱",选择具备"预审服务+实质审查应对"能力的机构。2025年优质代理机构案件授权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。

3. 动态管理机制

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"专利事务服务系统"实时跟踪审查进度,对收到"明显创造性"审查意见的案件,可通过合并技术特征或争辩技术效果进行答复。

 

这场专利领域的"供给侧改革",正在重塑创新生态。数据显示,2025年1-4月,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6.87万亿元,占GDP比重13.04%。某智能装备企业负责人感慨:"虽然短期阵痛,但留下的都是真金白银。"

当驳回率成为一面镜子,照出的不仅是审查标准的提升,更是创新质量的分水岭。在这个"专利质量决定企业高度"的时代,唯有回归技术本质,才能在创新之路上行稳致远。

 

客服
热线

18921427829
7*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

添加
好友

添加好友请备注“官网”